最新簡報(一)(二)

榮總病患探視卡

庇盡臨終病患平安

趙可式
張開安寧療護大傘

 

李淑娟 \聯合報記者\轉載自聯合報•國家醫療奉獻獎系列\2004-04-30


【記者李淑娟/專訪】

──罹肝癌已到了晚期的老榮民腹脹如鼓,台北榮總安排將他轉至分院那個大清早,老榮民一個轉身,在眾目睽睽下,突然拿起水果刀朝自己腹部一刺;一旁的小護士見狀,嚇呆了,本能地上前拔起刀子;這時原已高漲的腹壓立時像水球爆破般,血水四濺,噴得現場每人滿身、滿臉…。
──住院的鼻咽癌病人突告失蹤了,護理站忙得分頭去找,護士來到醫院旁一所國小,拉開教室門那一剎那,她立刻轉身想矇住尾隨而來的病人太太與九歲的兒子;但,來不及了!那一幕深深印在每個人腦海裡:病人因上吊多時,面色發黑、舌頭吐出、眼球膨凸…。護士在為他清理遺物時發現他夾在枕頭下的一張小紙條寫著:長痛不如短痛…。
──也是肺癌末期病人,已全身轉移,身上插滿了管線,太太日夜看護,不敢上床休息;一日清晨,身心俱疲的太太趴在床沿睡著了,病人便趁這片刻,抱著點滴架,一步步移向窗邊,「咚!」一聲便跳了下去…。

這三個血淋淋的癌末病人自殺個案,都是成大護理系教授 趙 可 式 出國進修前親身照顧的病人;每一樁不幸,都讓她感受到噬心的痛;她手上至少有八例癌末病人自殺; 趙 可 式 說,不論隔了多久,這些自殺病患的臉龐始終在她腦海裡歷歷如繪。她為此揹負龐大的罪惡感,不停責問自己:照顧癌末病人,除了給予點滴、營養劑外,自己到底為他們做了什麼?經歷這麼多不幸,她才發現:自己似乎從未問過病人需要什麼?不了解他們椎心的痛苦。嚴格說來,這些病人距離死亡並不遠,何以他們卻片刻也不能忍耐,寧選擇如此悲愴的結束?

癌末病患自殺 讓她無法釋懷

趙 可 式 說,那時她並不懂哀傷輔導,心想:正常死亡猶帶給家人無法抹滅的悲痛,往往需一段很長的時間去平息;那個上吊病人的9歲兒子呢?那呆若木雞的表情,到底目睹父親上吊情景的景象,將留給他的人生多大的陰霾?還有跳樓病人的太太,呼天搶地、不斷責怪自己的淒厲哭聲,誰來關心他們的人生到底該如何平復…。

姐充滿了歉疚與無力,她跑到護理系教授余玉眉面前哭訴:為什麼學校從來沒有教過這些呢?余玉眉笑笑,對她說:「妳可以自己找答案呀!」 趙 可 式 開始嘗試埋首書堆,希望找出出答案。她從書上首度發現HOSPICE這個字眼,知道是讓癌末病人得到尊嚴、讓生死兩無憾的醫療方式,為之怦然心動;便請加拿大姐姐為她尋找相關書籍,她從書上和越來越多資料與報導了解英國安寧創始者西西里•桑德絲醫師,了解她主持的安寧院和理念。她知道,這正是自己要找的答案。於是, 趙 可 式 赴美國學習安寧療護,並六度親赴英國訪問、實習安寧照顧。

一次, 她在英國隨安寧醫師前訪病患家中探訪,醫師不穿白袍,開了籬笆門,便進了人家門,和病患天南地北地聊起來;病患如實地告知自知將不久人世,雙方接著便務實地討論和諮詢臨終前的種種準備。那樣的醫病關係、面對死亡的坦然,是 姐從未有過的經驗。她告訴老醫師:將來自己臨終時,她要買一張機票到英國,來這兒享受這樣的臨終關懷。沒想到,老先生面色凝重,拉了一下領帶、然後清清喉嚨,將聲音提高八度:「HOW SELFISH YOU ARE!」(妳多麼自私呀!)他說,「我這樣用心教你,是希望妳回台灣後後致力安寧工作,妳卻只想到自己要來死在英國;妳應死在台灣就可以了!」

姐被說得臉一陣青、一陣白,當下發誓:她能讓讓一位病人如此平安、尊嚴地享有安寧照顧,此生足矣!1993年 博士學成歸國,立志在國內推展安寧療護,她從死亡的禁忌話題出發,民眾的教育從零開始,在台灣缺乏人性化的醫療氛圍中,矢志要讓臨終關懷成為病患合法的權利。

推動台灣安寧最溫柔、有力的手

11年後的今天,安寧療護已完成立法,成為健保給付、合法臨床醫療照顧的方式,全國已有五、六十所醫院提供住院或居家安寧療服務;而她,不止讓末期病人得著平安,且親身陪伴六百多個癌末病人平靜地走向人生終點,讓生死兩無憾。她不僅是台灣推動安寧療護最溫柔、最有力的那雙手,更是醫療工作者的精神標竿;國內沒有一家安寧醫院不受惠於她者;沒有人能否認:她發展安寧療護、改變台灣醫療文化的成就。今年醫療奉獻獎把象徵終身成就的特殊貢獻獎頒給她,得到所有評審一致認同,大家爭相補述她的事功,唯恐有所遺漏。但當主辦單位通知她獲獎時,這位大家心目中的天使,卻悍然拒絕了;而且揚言誰推薦,她便與誰翻臉。最後,在出動所有同工說服她:以安寧為念,她才勉予接受。

赴成大 是為了替安寧開疆闢土

姐在靈醫會和美國在華醫藥促進局資助下出國進修、學成歸國後,頂著博士的光環,她卻仍堅持回到第一線照顧病人。她由安寧居家照顧起步,以自己發起的康泰診所做為據點,只要病人召喚,她便24小時無休前往探視。第一年裡,她即親身照顧了63名癌末病人,提供安寧照顧。1994年3月,一名由她照顧的54歲虔誠佛教徒,自知人生列車即將抵達終站;他做好一切準備,並交代臨終放棄急救,只要念佛就好。但是,在他病危送往耕莘醫院時,由於聯絡不到「可可」,待可可清晨趕到時,他已插滿管子、並做過心肺復甦術(CPR)急救,被折騰得不成人形。可可看了十分不忍,對病人的遭遇更感憤怒;這時,耕莘醫院院長陸幼琴修女向可可說:我支持妳開辦安寧病房,日後只要有安寧病人需住院,便安排後送到這裡來。」耕莘於是有了安寧病房。

認識 趙 可 式 的人都知 道,擇善固執的可可,只要她想做的事,一定做到,而且不容稍稍打折,除了照顧自身的健康,她從小至大動過腦部、腹部、淋巴等四次大手術,外表看來開朗、強壯的她,其實,身子非常虛弱、體力不濟;另一方面,她心細如髮,又敏感脆弱;病人受苦她常常比別人更難受。她在龐大的工作壓力下,由於開刀後遺症,連演講時也常感體力不支,需坐下來休息。陸修女勸她:「一個人做,做到死,能照顧的人有限;妳應做的是教育,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力量更大、更多人受惠。」姐覺得有理,便接受成大醫學院創院院長黃崑巖的邀請,南下至成大護理系任教。

姐轉進成大,一方面希望到南部為安寧工作開疆闢土,一方面她要藉學術發展醫護專業的安寧教育,培養更多的安寧種籽。她在成大率先發展遺體護理,教導白衣天使如何與往生者講話、如何和遺體告別。上課時,她自己扮演遺體,要學生實習每一步驟;學生有時被嚴格的 老師責備,不免嬌嗔:「那有遺體還會跳出來打分數、罵人的?」 姐就會!而至今台灣醫界中,只要是 姐教過的醫院,護理人員至今仍維持送往生病人至電梯、並對遺體深深一鞠躬的恭敬傳統。

姐的企圖心還不止這些,一分安寧理念於她,可以發展出翻身擺位、洗頭、洗澡、美足護理、芳香療法、舒適護理等種種花招;「萬土歸宗」唯一目的是:讓病人舒適、平安;只要對病人好的,她會不計一切代價去了解、嘗試。為了推廣這樣的想法,她馬不停蹄地四處教學、演講,只要醫院邀請,她便去,一年的海內外演講至少百場以上;每一醫院發展安寧病房,都會向她請益,而她絕不藏私。政府要推廣安寧給付,她便撐著身子,為制訂安寧病房標準、臨床作業指引而不眠不休。

姐待人一向謙遜,但做為虔誠的天主教徒,她尊重生命,堅江水反對「安樂死」;她常說,「安樂活」尚且不及,怎麼可以提倡形同殺生的「安樂死」呢?她為此,甚至不惜與人筆戰。 姐的條理清析、文筆犀利,吵架時娓娓道來,不疾不徐;寫起文章,軟硬兼施,很少人的臨床經驗、學識與用心能與之相比;因此,也很少人能說得過她;她總是在柔軟的細語中,教人自動繳械。不過,這並不代表大家都接受安寧信念,於是,她推動立法,希望尊重生命的「自然死」於法有據,不要讓臨終病人再接受制式化的急救、插管,承受龐大而無謂的痛苦。她從「善終權」的角度切入,說明她了解、善用國人對死亡的觀念與文化;她也推廣預立「生遺囑」(living will),希望死亡可以透過練習和妥切的準備,讓人生結局不必然都是悲劇,也可如秋葉之美。

安寧早已成為另一種信仰

隨著生死學的熱門,安寧療護在國內早已發展為新的社會運動,在醫界亦漸成「顯學」;許多醫院在立法後、健保納入給付,發展安寧的態度也漸趨積極。但 姐非但未隨之高興、起舞,反而憂心:安寧成了許多醫院的「人道樣板」,「人性櫥窗」,未著重實質的品質,一味掛上安寧招牌,病人未必受益,反而將使安寧發展失去應有的擁護。因此,她堅持安寧的作業規範、評鑑標準絕不能降低;不管別人如何指責或與她為敵,她就是一女當關,也要為安寧把關。

這位早年慕道、發願出家為修女的虔誠教友,其實,除了篤信天主外,安寧療護無寧是她另一牢不可破的信仰。她提倡安寧 、實踐安寧,是以宣教、傳道、甚至願意殉道的心情在耕耘、在奉獻;畢生的精力、智慧盡付於此。她說,不為永生,只求讓每一位臨終病人得著平安、尊嚴。對她而言,這不僅是病人的基本權利 ,更是通往天國的門票。

趙 可 式 小檔案

趙 可 式 ,56歲,成大護理系教授,曾創立「天主教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擔任「安寧照護基金會」董事。台大護理系畢業後,秉持「揀人家不要做的,做人家做不來的」為信念,一度出家當修女,於修道院從事居家護理及社會服務,但因護理工作常無法配合修道院門禁,8年後,又選擇入世,以服侍更多病患。

趙 可 式 曾先後赴美Case Wester Reserve University、及英國世界安寧緩和醫療發起人桑德斯醫師所創辦的聖克里斯朵夫安寧院進修,取得腫瘤護理碩士及臨終照顧博士學位。民國82年,率先於康泰教育基金會成立「癌症末期照顧組」,帶領醫護社工及宗教人員,穿梭於醫院癌症病房,致力推動身、心、靈的「全人」臨終照護,為國內安寧緩和醫療推動的創始者;民國89年,終於催生出「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為民眾爭取到善終權, 選擇有尊嚴的走完人生的終點;民國92年,獲衛生署頒發參等衛生獎章。

 


Best View: 1024x768 (800x600 suitable). 2004.10月份起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