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簡報(一)(二)

榮總病患探視卡

.
陪他走最後一程趙可式談安寧緩和療護

【大紀元11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方沛清羅馬13日專電)長久以來「死亡」一直是社會上的「禁忌話題」,許多人無法正視這件在生命中無法避免的大事。有著「安寧緩和療護之母」稱呼的趙可式教授,過去十五年來不斷在臺灣推展「安寧療護」理念,使許多病患帶著微笑,在家人的陪伴下,安祥而有尊嚴的走完生命旅程。 任教成大醫學院的趙可式教授,目前應邀在教廷參加第十九屆醫療牧靈國際會議。趙教授指出,安寧療護的目的就是讓一個人的生命得到最大的尊重,讓他的生命力即使在病症末期還能表現出來。目前在臺灣主要是針對癌症患者、愛滋病患者和漸凍人患者進行末期的治療。

臺灣的安寧療護發展史自一九九○年馬偕醫院創設第一家「安寧病房」之後,至一九九四年耕莘醫院設立了第二家安寧病房,目前全臺灣有二十九家醫院設有安寧住院和四十余所的居家療護。

目前全台的安寧醫護工作一年可以照顧約六千名病患;在安寧療護強調的「四全照顧」下,藉著妥善的照顧而使生死無悔及無憾。

所謂四全照顧,就是全人、全家、全程、全隊照顧。一、全人照顧:就是身、心、靈的整體照顧。二、全家照顧:癌症末期病人最後會走向死亡,而死亡是整個家庭甚至全家族的大事。

三、全程照顧:從病人接受安寧療護(包括住院及居家照顧)一直到病人死亡,還要做家屬的悲傷輔導,使創傷減至最輕,而不至於?生一些後遺症。四、全隊照顧:這是一個團隊的工作,成員包括醫師、護理師、社工師、志工、營養師、心理師、宗教人員等,凡是病人所需要的都可以是團隊的成員。

因此趙可式強調,安寧醫護照顧的品質最?重要,否則這些理念就成?空洞的口號。

趙可式指出,安寧緩和療護在臺灣推展的這些年來,目前遇到最大困難就是醫生和護理人員的不足,這些每天與死亡?伍的醫護工作社會地位不高,無法讓社會大多人所接受。許多醫護人員就在此一情況下紛紛離職求去。

她說,國外推展醫療專業人員的「安寧療護」教育及「死亡教育」,已成?一門醫學專業領域,有許多專業的知識、技術、及態度。

同時,傳統的醫學教育只教授生、老、病而獨缺面對「死亡」的態度,因此,醫療人員面對生命結束會視?醫療的失敗而非生命的自然現象。當連醫療人員自己都無法面對及接受它時,又怎能幫助病人及家屬來健康面對呢?所以藉著安寧療護,希望可以給予醫護人員健康的「死亡教育」。

趙可式教授指出,安寧治療護的最主要原則就是,「病人是主角,家人是配角,醫療團隊人員則由全程推供服務」。全程要順著主角的心意,協助配角共同去完成主角人生的最後一場戲,讓他們少有遺憾的走完人生旅程。才是最重要的臨終關懷和照顧。

 


Best View: 1024x768 (800x600 suitable). 2004.10月份起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