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慶祝日期排列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聖坎庇恩殉道
十 二月一日

聖艾德蒙坎庇恩神父,無疑地是英女王依利莎白(一五三三年生,一五五八 ∼ 一六○三年在位;為享利第八之女,繼其姊瑪利為英女王)教難中著名殉教者之一。坎氏學識淵博,性格高雅;他的殉教,對他的同胞實在是一個偉大的教訓。當時的英國教友在「忠君愛國」和「保守信德」的抉擇中舉棋不定,聖人為了忠於信仰,以他的鮮血來證實他的信德。這位「學者」、「紳士」、「司鐸」的芳表將永垂不朽。

聖坎庇恩生於公元一五四○年,父親是倫敦的書商。稍長,父母令他習商,倫敦香料公會見他是可造之材,便供給他獎學金,就讀倫敦著名的學校。他曾獲全市學校演講比賽冠軍。英國女王瑪利都鐸入京時,艾德蒙代表各學校在女王前致歡迎辭。香料公會又使他入牛津大學深造,一五六一年獲得文學學士位;又二年,獲碩士學位,這便是說他獲得了這文化城最高榮譽。

坎氏酷愛文學與演講,他在重要的集會中時常發表演說,依利莎白女王對他的口才十分欣賞,稱羨不已。他實在是一位幸運的人物,一切都在說明他的前途不可限量。

當時英國的神職人員必須宣誓承認國王為宗教最高的領袖,坎氏以為此事可行,便由於主教的勸告,而在英國國教中陞任六品。但是這位拉丁文學者、希臘文學者兼希伯來文學者在研究古代教父的文獻時,發現基督的真教會與依利莎白的國教格格不入。

友人馬爾定邀他同往法國杜埃(在巴黎北方約 二百公里 ,時在該地設有修道院,專門培埴英國神父,以便潛回英倫傳教)。當時坎氏可稱為青年崇拜的對象,離開祖國,便完全失了擁護他的人,這事使他猶豫不決,香料公會也深怕他們這位光榮的學生行將投入擁護教宗者的懷抱中。

坎庇恩果然去了杜埃嗎?他決定離開牛津,但卻仿效了若納先知:本當東行,他竟採取了相反的方向,往愛爾蘭去了,人們正在籌劃在都伯林恢復一座大學。他在愛爾蘭曾著了兩本書:一本用拉丁文,書名為《論青年學生》;另一本是英文的《愛爾蘭史》,這本書平庸無奇,在他筆下,所描寫的愛爾蘭人的特點並不能使他們對作者發生好感。

坎氏愈來愈覺到隸屬英國國教的錯誤,而有所悔悟。一五七一年他化裝潛回英國,當時真福司徒瑞在英殉教。國家的秘密警察遍佈各處,坎氏想東渡赴法,但當走在英法海峽中時,被英國軍艦捕獲,他便拋棄所有行李和金錢而逃跑,又從坎特動身而抵法國。

他在杜埃的英國修道院中找到了與牛津相彷彿的讀書氣氛,他生性喜愛培植後進,工作勤勞。陞五品後,一心研究聖多瑪斯的著作,同 時 教授演講術。出人意料之外地,他要求前赴羅馬,因感覺耶穌會對他有著極大的吸引力。當時的耶穌會創興未久,活力充沛,人多稱之為聖教會的一支勁旅,在歐洲阻止了誓反教的蔓延,保全了聖教會。坎庇恩於一五七三年入耶穌會,在波希米亞初學院接受訓練。該處曾為聖教會貢獻許多殉教者:如聖歐吉未,英國籍,一六一五年致命於蘇格蘭的格拉斯高;真福格魯代,匈牙利籍,於一六一九年殉教。坎庇恩以後被遣往捷京布拉格教授修辭學與哲學,一五七九年在捷克晉陞司鐸。

英國流亡在歐洲大陸的神職界中以艾倫為首(一五三二- ∼ 一五九四),他於一五六八年在杜埃創立英國修道院,一五七九年又在羅馬設立修院。艾倫建議教宗額我略十三世派遣司鐸潛回英倫,第一批返英的神父為坎庇恩和波爾遜。坎氏於一五八○年離羅馬至米蘭,謁見樞機聖嘉祿鮑羅梅,在熱內亞登船。波爾遜喬裝一軍官,坎庇恩則為其僕從。到英倫後不久,坎氏於 六月二十五日 被捕,不久後獲釋,他以為倫敦非久居之所,便赴牛津。有一天,坎庇恩正在池塘旁邊與一女孩談話,警察忽然來到;真福假裝對女孩出言不遜,女孩伸手一推,坎氏翻身跌入池塘,弄得滿身污泥,警察見了,大笑而去。

一五八一年六月二十七日 ,牛津大學的學生赴聖瑪利亞堂舉行年會。大家都很驚奇:他們在座位上發現四百本小冊子,這原來是坎庇恩以拉丁文撰寫的,他在書中列舉了保護信德的十個理由。從這件事看來,不難令人想見坎庇恩的機智和果敢。

坎庇恩終於被捕了。有一個背教者名艾理奧的出賣了他。背教者聽到神父對他說:「我寬恕你,若你真心痛悔,我便赦你的罪,但是你的補贖不會輕的!」坎氏怕教友對他報復,請求聖人保護,他便被介紹給一德國公爵而得以保全。

十一月十四日 ,聖人和同伴在韋斯敏斯特受審,以叛國罪被判死刑登斷頭台。坎氏為自己和同伴辯護,侃侃而談:「你們定我們的罪,無異宣判我們祖先的罪名,他們是英國的光榮:英國是聖人之島,最為忠於宗座的子女。我們與列祖列宗同被判刑,是我們的喜樂與光榮。天主永在,英國人的後代仍在,他們的判斷絕不會如同現代判決我們的一批腐敗的法官。」他又大聲喊道:「天主,我們讚頌你!」

一五八一年十二月一日 ,坎庇恩登上了斷頭臺。有人對他說當向女王求恕。他說:「我在什麼事上冒犯了女王? ‥‥ 我曾為她祈禱,並將繼續為她祈禱。」「你說哪位女王?「依利莎白女王!你們的,也是我的女王!我祝她國祚綿延,福壽康泰!」說完這話,劊子手行刑,鍘刀落下,身首異處。鮮血濺到著名年青年作者亨利瓦波爾的衣袖上,瓦氏日後也為信德而致命。

坎庇恩神父於一八八六年列入真福品,除耶穌會恭敬他外,英國與捷克教友對他也有敬禮。一九七○年,教宗保祿第六宣布坎庇恩及其同伴十人為聖人。

 

 

 

 

 

 

 


Best View: 1024x768 (800x600 suitable). 2004© by B.P.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