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瑪加利大王后
11/16
聖瑪加利大王后是我公教家庭的模範主婦:因為她相夫教子,克盡賢妻良母的職責;她不但因教子有方而母儀千古,更因愛貧恤苦,博得「孤獨者之母」的雅號。而且雖貴為王后,卻自奉菲薄,守齋祈禱,虔修聖德,終於名列天冊,德庛國家民族。經教宗克萊孟四世( 1265 ~1268 )欽定為蘇格蘭的主保。
瑪加利大是薩克遜王愛德蒙的孫女,公元 1045 年,他的父王正度著放逐的生活,她便在這流亡的歲月中誕生於匈牙利。瑪加利大有兄姊各一,姊姊早年修道,度著清苦的事奉上主的生活以終。而瑪加利大則未能像他姊姊一樣,過清靜甘飴的事主日子。天主讓她閱歷人間疾苦,作天主仁慈的宣愛使者,在污濁的世上留下聖德的馨香。
十一世紀初期的英國,是在丹麥的統治勢力之下。聖瑪加利大返國之後,公元 1066 年,又成為諾爾曼王朝的統治地。戰亂使她隨著哥哥出航避難,逃難的船隻為風濤所襲,泊於蘇格蘭尋求政治庛護。鄰 國的 君王很高興接待了這逃難的王室家族。
瑪加利大自幼就具有善良的氣質,她虔誠著熱心的教友生活。在物質享受方面,質樸刻苦,擯棄了貴為公主應享的奢華。戰亂與流亡使她感到人間缺乏平安,而致力於超性生活的追求。每天把心神專注於祈禱、 默想、看聖書之外,便是到各貧民區撫慰憂苦,也許因她自己經歷過艱難,所以更深切地了解痛苦無告者的可憐。他除了以物質、以同情給予這些可憐的人們幫助、慰藉之外,也虔誠地為他們祈求,並以刻苦自己,努力補贖等的超性功勞來濟助他們靈魂上的貧困。聖人們的濟貧方式比社會上的普通慈善救濟,以及富人們的施捨更為高超與周到者在此,他們是肉身與靈魂兼顧。
公元 1070 年,聖瑪加大遵母命嫁與蘇格蘭王瑪高三世為后。他的賢淑德行與慈愛早為人所稱譽,現在更表現出她的智慧、學識也是優越不凡的,這位相夫相國的新 后使夫 君敬愛,通國讚揚。因為她使國王熱心向善,走上德行之路;政績卓著,良風善德為通國之尚。瑪高三世遇國家重要大事,必就商於賢妻,因此在政治文化上頗有建樹。例如蘇格蘭人原尚武好勝,經新后的建議之後,國家才在文化教育事業上倡導、推廣。又建立教堂,設立修院,選委司鐸在各處宣道訓眾。蘇格蘭的進步與日俱增。國王更因瑪加利大的薰炙,灼熱了敬主之心,所以誦經、默想、濟貧、苦身等超性事功也成了他政務之餘的日常功課。
聖后生有六子二女,在相夫相國上有卓越成就的瑪加利大,在家庭教育上更是教子有方,她的德性善表便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之一,子女們在父王母后的身教之下莫不熱心向善。長公主後來嫁與英王為后,次公主貴為法國諸侯命婦,六子之中的半數先後繼承王位。子女們在德行上均能不負父母的培育及期望,聖后的表樣誠值得做母親的教友們效法。
根據記載,聖母的日常生活是:「聖后每天清晨進入聖堂望彌撒,按時處理內外事務,按時念經默想。每日進餐時,僕從引孤兒孤女九人及貧窮男女各十二人入內,聖后與國王親自給予飲食衣物。美天黃昏以前,訪問病院,探視監牢,恃候疾苦著。每日子夜,離開臥室去聖堂拜聖體、念經,然後回房就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