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女大德蘭童貞聖師
十月十五日
聖女大德蘭是聖女小德蘭(瞻禮為本月一日)領洗的主保,故名;也稱為阿咪拉之聖德蘭。她是西班牙的光榮,是十六世紀加爾默羅會的改革者,著名的女作家,所著有關神修學及神秘學的書籍,在聖教會內具有極大的權威,四世紀以來,許多人得優入聖域,端賴聖女的著述。
聖女出生於阿位拉(在馬德里西北約 一百公里 ),時在公元一五一五年。兄弟姊妹共有十二人:九男三女,聖女行二。父親度著嚴肅的教友生活,母親則溫良和善。聖女年方七歲,開始讀書,喜好沉思默想,很是熱心虔誠。她愛閱看聖人和殉教烈士的傳記,頗以為樂;而且努力仿效他們的芳表,愛慕天主,犧牲自己,雖死不辭。她憧憬著殉教的榮冠;她還說服了比她年長死歲的哥哥,一同去 實現她的計劃。當時在西班牙南部有回教人佔領著,是教友的死仇,時常殺害教友。他們倆毅然決然地動身南下,準備在回人面前明明承認天主的聖名,為主捐軀,可以直升天堂,不經煉獄。可是二人走了不遠便被叔父追回。這件事雖然冒失 ,但二人的雄心是可欽佩的。
光陰荏苒,德蘭年已笄,喜愛自己裝飾打扮,塗脂抹粉,有時未免過分。騎士小說代替了聖人傳記。不久之後,她發覺自己的處境危險,便懇切祈求聖母的助佑,以匡不逮。她想加護加爾默羅會,但遭父親一口回絕。此後她便加緊祈禱,多看聖書,聖經、聖人傳記以及聖教會中著名的作品,她都以熟悉。聖耶羅尼莫的 < 貞女論 > 一書解除了她一切的猶豫,二十歲那年進了本地的加爾默羅會修院。
最初幾年,聖女的修道生活是虔誠的,不久之後便鬆弛了,僅避免犯大罪,對於小罪則不介意,在冷淡的生活中度日,浪費了寶貴的光陰。關於這事,環境的不善也是其中原因之一。案加爾默羅會成立於十二世紀,修規漸漸鬆弛,世俗的精神侵入了修院,而使許多人在修德成聖的大道上逡巡不前。我們的德蘭也走著寬路,毫不顧及那使人得救的窄路。有一天,她生病了,身發高燒,感覺十分衰弱,醫生說她患了肺病。聖女自覺將死,便領了終傅聖事。不久她又恢復了健康,然而重又踏上了冷淡之途;祈禱也不熱心,對於良心的責難充耳不聞,她所度的生活是輕浮的,這是他在自傳中直認不諱的。
一五四四年,聖女的父親逝世,這個機會令她又回心轉意,重度熱心的修院生活。約在同一時期,她看到了一尊耶穌受鞭笞的雕像,給予她極為深刻的印象:耶穌血流滿身,體無完膚,使她觸目驚心,她注視著那雕像良久,從此以後耶穌便不再離開她了,她覺到耶穌就在她身旁,無論她做什麼事,耶穌必在她右方加以指導。
一五四八年,聖女曾和聖方濟波濟亞談過一次話,獲益匪淺。聖方濟指示她每天晚上默想耶穌的苦難,一日一端:如山園祈禱,出流血汗;耶穌被人鞭打,遍體鱗傷;頭戴茨冠,血流滿面;耶穌被釘十字架上,自獻作犧牲,仰求聖父赦人之罪::很快地改變了昔日的德蘭。有一天,聖女在神視中看見一位天神手中持箭,穿透聖女的心房。此後一切犧牲就都變為輕易了,因為一切都以愛情為原動力。聖女心中充滿愛火,竟願與天主一較高低:「或受苦,或死去!」便成為聖女的座右銘。
吾主耶穌時常顯現,賞賜她各種神恩但是天主也允許魔鬼難為她、迫害她、誘感他,使她不能堅守善志。一五五 0 年聖女親眼看見了地獄,她說過:「地獄的入口好像一座火爐,深而且暗,很是窄小;其中充滿著污穢的臭水,還有無數的毒蟲蛇蠍。牆上有一個洞,聖女自覺被關在內,全身為烈火包圍,火勢甚猛。全身疼痛,筋骨碎裂。可是肉身之苦不及靈魂之苦於萬一。」聖女又聽到一個聲音說:「如果你繼續過冷淡的生活,這便是你永久的居所!」六年之後,聖女略一回想,不禁遍體冷汗,全身戰慄。自從那天以後聖女再不敢貪圖世間瞬息之樂,甘心忍受一切痛苦。此外又感恩天主大恩,努力愛主,避免一切罪過;又因天主而愛人,助人得救靈魂,幫助他人修德成聖,在天主聖愛的大道上邁進!
由於天主聖寵的推動,她著手寫一本書,她稱之為︽天主仁慈之書︾。她在這本書中敘述她靈魂的一切經過:意志不夠堅決,長期拒絕天主的聖寵,所受的誘惑,以及天主在她靈魂上所獲得的最後勝利。
一五六二年聖女有意另建一修院,完全按照初期會規而生活,而不採取當時支離破碎、缺而不全的鬆弛規則。雖然遭遇許多困難和各方的反對,聖女終於成功了,不但建立了新院,而且革新了她多年居住的舊院。
不久,從西班牙和葡萄牙各處都來請求這位改革者前去建立新院,遵守嚴厲的初期會規。聖女風塵僕僕,到處奔走,共建立了三十二座修院;以她的神火灼熱人心,使人全心全意地愛慕天主。聖女雖然工作繁忙,仍能有時間撰寫神修書籍,至今仍膾炙人口,傳誦不絕,一九七 0 年,聖教會宣布聖女德蘭為聖師。
聖女逝世於 一五八二年十月五日 晨,那一天正是教宗額我略十三世改曆之日,教宗規定 八月五日 為十五日,因儒略日曆較實際時刻相差十天,這樣一來聖女大德蘭的瞻禮不再 十月五日 ,而再 十月十五日 舉行。
|